联系我们
城地组织亚太区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秘书处
杭州市上城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18楼
secretariat-brlc@hzfao.gov.cn
邮编:310026
2025年9月27日至28日,丝路电商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东方杯“我为家乡代言”(国际组)全国总决赛圆满举行。

大赛由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主办,中国计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计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非·致公驿站、浙非服务中心承办,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能力大赛组织委员会东方杯《我为家乡代言》组委会、浙江省数字贸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ZJOS/TC84)执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大力支持。
以“东方神韵·创新传承”为题:
让世界听见中国故事

在全球化与数字文明交汇的时代,文化创新正成为连接世界的无形纽带。浙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既承载“诗画江南”的文化底蕴,又闪耀着“数字中国”的科技光芒。杭州西湖、良渚古城、大运河等世界文化遗产与龙泉青瓷等非遗技艺,共同构筑出“东方美学”的时代表达。
本届大赛以“东方神韵·创新传承”为主题,首次创新性地携手浙江卫视-东方杯《我为家乡代言》栏目,以非遗传播与数字创新融合为主线,鼓励在华留学生以第二故乡的视角,用跨文化的叙事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在“一带一路”语境下探索文明互鉴、文化共创的新路径。
以浙江为圆心,辐射华夏文明版图,让国际青年用Z世代的数字语言重构文化遗产价值链,在“丝路电商”平台上架越窑秘色瓷的数字版权、在“云端书院”直播王阳明心学与阿拉伯哲学思辨,最终实现从“文化互鉴1.0”到“价值共创 3.0”的叙事升维,向世界呈现一个既承载东方古韵、又涌动数字基因的中国。
以“数字丝路”为桥:
青年共绘文化新蓝图
自大赛启动以来,反响热烈,广泛吸引全国各地青年参与。截至报名截止日,共收到高校师生与留学生团队提交的千余件初赛作品,内容涵盖数字贸易、非遗创新、文化创意、乡村振兴、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青年群体以数字语言诠释文化自信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经过层层选拔,来自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大学、贵州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27所院校的53支队伍脱颖而出,晋级全国总决赛。
9月27日,全国总决赛在中国计量大学举行;9月28日,颁奖典礼在浙江大学隆重举办。

来自26个国家、24所高校的42支团队在总决赛舞台上各展风采,以独特的文化理解与数字创新成果,描绘出一幅青年跨文化交流与创业实践的精彩画卷。
最终,6支团队荣获一等奖,17支团队荣获二等奖,19支团队荣获三等奖。


以“文化共创”为核:
数字点亮东方美学
经过层层评审脱颖而出的留学生,作为对获奖选手的荣誉奖励,他们受邀参加浙江卫视《我为家乡代言》节目录制。通过这一平台,留学生用第一视角讲述家乡与在华第二故乡的故事,并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深入感受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这种参与不仅让获奖选手通过实践了解文化内涵,也帮助他们将所见所感通过自己的表达分享给更多观众。这场大赛成为青年跨文化表达的生动课堂,让东方非遗与现代数字创新在国际青年眼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也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创新样本。
以“教育共育”为基:
浙非服务中心助力青年逐梦
作为本次大赛的承办单位之一,浙非服务中心长期致力于中非青年创新创业与数字人才培养工作。从2023年首届大赛起,中心便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青年融入中国数字经济生态,搭建国际人才交流、产教融合与创新实践的平台。
青年人才是中非合作的桥梁,也是数字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今年9月26日,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数贸非洲日”活动—“数智中非”产业对接会上,正式揭牌“中非数字贸易人才实训基地”。该基地由设立在浙非服务中心,依托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钱塘区丰富的高校资源以及“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产业园,为青年人才提供系统化培训、实践和国际交流机会,进一步夯实青年成长与中非数字贸易发展的纽带。

钱塘区拥有浙江省最大规模的高教园区,作为杭州的科创与教育重镇,正加快打造“青年友好型国际化城区”。随着“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产业园的启幕和数字贸易生态的加速构建,钱塘正成为青年创新创业的热土,也为“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群体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未来想象。

浙江理工大学(图)
人才即未来,教育即桥梁
未来,浙非服务中心将持续发挥“中非数字贸易人才实训基地”的作用,以“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产业园作为人才培养和实践的重要支撑,深化与高校、企业、政府及国际组织的合作,助力更多青年以创新创业为纽带,用数字贸易连接世界、用文化交流点亮未来。
“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产业园效果图同时,中心也诚挚欢迎更多高校、企业及青年组织关注并参与“丝路电商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同推动文明互鉴与青年共创,让世界在浙江看见中国,让中国青年与世界青年在“数字丝路”上携手前行。
从东方出发,向世界讲述“心”的故事
“东方神韵·创新传承”,不仅是一场竞赛的主题,更是一场文明的回响。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文化的温度与创新的力量正在交织成新的时代篇章。
从杭州出发,青年正在用数字语言讲述东方故事;中非青年的故事也在这里生动展开,让更多人看到交流与合作的可能。从“丝路电商”到“文化共创”,一个开放、包容、自信的中国,正被更多世界青年看见、理解与热爱。
2025年9月27日至28日,丝路电商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东方杯“我为家乡代言”(国际组)全国总决赛圆满举行。

大赛由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主办,中国计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计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非·致公驿站、浙非服务中心承办,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能力大赛组织委员会东方杯《我为家乡代言》组委会、浙江省数字贸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ZJOS/TC84)执行,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大力支持。
以“东方神韵·创新传承”为题:
让世界听见中国故事

在全球化与数字文明交汇的时代,文化创新正成为连接世界的无形纽带。浙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既承载“诗画江南”的文化底蕴,又闪耀着“数字中国”的科技光芒。杭州西湖、良渚古城、大运河等世界文化遗产与龙泉青瓷等非遗技艺,共同构筑出“东方美学”的时代表达。
本届大赛以“东方神韵·创新传承”为主题,首次创新性地携手浙江卫视-东方杯《我为家乡代言》栏目,以非遗传播与数字创新融合为主线,鼓励在华留学生以第二故乡的视角,用跨文化的叙事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在“一带一路”语境下探索文明互鉴、文化共创的新路径。
以浙江为圆心,辐射华夏文明版图,让国际青年用Z世代的数字语言重构文化遗产价值链,在“丝路电商”平台上架越窑秘色瓷的数字版权、在“云端书院”直播王阳明心学与阿拉伯哲学思辨,最终实现从“文化互鉴1.0”到“价值共创 3.0”的叙事升维,向世界呈现一个既承载东方古韵、又涌动数字基因的中国。
以“数字丝路”为桥:
青年共绘文化新蓝图
自大赛启动以来,反响热烈,广泛吸引全国各地青年参与。截至报名截止日,共收到高校师生与留学生团队提交的千余件初赛作品,内容涵盖数字贸易、非遗创新、文化创意、乡村振兴、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青年群体以数字语言诠释文化自信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经过层层选拔,来自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大学、贵州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27所院校的53支队伍脱颖而出,晋级全国总决赛。
9月27日,全国总决赛在中国计量大学举行;9月28日,颁奖典礼在浙江大学隆重举办。

来自26个国家、24所高校的42支团队在总决赛舞台上各展风采,以独特的文化理解与数字创新成果,描绘出一幅青年跨文化交流与创业实践的精彩画卷。
最终,6支团队荣获一等奖,17支团队荣获二等奖,19支团队荣获三等奖。


以“文化共创”为核:
数字点亮东方美学
经过层层评审脱颖而出的留学生,作为对获奖选手的荣誉奖励,他们受邀参加浙江卫视《我为家乡代言》节目录制。通过这一平台,留学生用第一视角讲述家乡与在华第二故乡的故事,并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深入感受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这种参与不仅让获奖选手通过实践了解文化内涵,也帮助他们将所见所感通过自己的表达分享给更多观众。这场大赛成为青年跨文化表达的生动课堂,让东方非遗与现代数字创新在国际青年眼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也成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创新样本。
以“教育共育”为基:
浙非服务中心助力青年逐梦
作为本次大赛的承办单位之一,浙非服务中心长期致力于中非青年创新创业与数字人才培养工作。从2023年首届大赛起,中心便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青年融入中国数字经济生态,搭建国际人才交流、产教融合与创新实践的平台。
青年人才是中非合作的桥梁,也是数字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今年9月26日,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数贸非洲日”活动—“数智中非”产业对接会上,正式揭牌“中非数字贸易人才实训基地”。该基地由设立在浙非服务中心,依托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钱塘区丰富的高校资源以及“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产业园,为青年人才提供系统化培训、实践和国际交流机会,进一步夯实青年成长与中非数字贸易发展的纽带。

钱塘区拥有浙江省最大规模的高教园区,作为杭州的科创与教育重镇,正加快打造“青年友好型国际化城区”。随着“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产业园的启幕和数字贸易生态的加速构建,钱塘正成为青年创新创业的热土,也为“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群体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未来想象。

浙江理工大学(图)
人才即未来,教育即桥梁
未来,浙非服务中心将持续发挥“中非数字贸易人才实训基地”的作用,以“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产业园作为人才培养和实践的重要支撑,深化与高校、企业、政府及国际组织的合作,助力更多青年以创新创业为纽带,用数字贸易连接世界、用文化交流点亮未来。
“一带一路”中非合作产业园效果图同时,中心也诚挚欢迎更多高校、企业及青年组织关注并参与“丝路电商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同推动文明互鉴与青年共创,让世界在浙江看见中国,让中国青年与世界青年在“数字丝路”上携手前行。
从东方出发,向世界讲述“心”的故事
“东方神韵·创新传承”,不仅是一场竞赛的主题,更是一场文明的回响。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中,文化的温度与创新的力量正在交织成新的时代篇章。
从杭州出发,青年正在用数字语言讲述东方故事;中非青年的故事也在这里生动展开,让更多人看到交流与合作的可能。从“丝路电商”到“文化共创”,一个开放、包容、自信的中国,正被更多世界青年看见、理解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