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城地组织亚太区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秘书处
杭州市江干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C座18楼
secretariat-brlc@hzfao.gov.cn
邮编:310026
望着面前成排连片的大棚,来自哈萨克斯坦的Mishina Olga睁大眼睛感慨:“我的父母也种蔬菜,但是这里和我家的农田太不一样了!”提起手中刚刚摘下的一袋新鲜黄瓜,里面有从没见过的品种,她没想到在杭州还有这样一个“神奇”的乡村,企业以不同的方式创造农业的价值。
11月11日,由“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BRLC)主办的“串联丝路 携手杭行”乡村振兴主题研学走访在“谢径安·传化农创村”举行,活动邀请了30多位对乡村振兴感兴趣的商业和公益领域代表及浙江工商大学留学生们,参观传化农创村的植物科学中心、数字种苗工厂、共富大棚及传化乡创中心等,并开展主题分享,了解浙江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方法,交流世界各地的乡村创新发展模式。
|图 留学生参观传化数字种苗工厂
“什么是乡村振兴?”对于刚来中国不久的留学生们来说,这是个有点复杂的问题。来自“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BRLC)秘书处的印加荣解释:“简单来理解,乡村振兴可以理解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振兴和社会振兴。”在“谢径安·传化农创村”的参观过程中,所有人都看到了乡村振兴的不同侧面。
中国的乡村振兴,也是时髦的全球概念
从西湖附近驱车1小时,就能到达“谢径安·传化农创村”,这里由径游村、谢家村、安山村组成,青山绿树掩映下,农田、大棚和实验室错落铺陈在大地上。
|图 留学生在共富大棚采摘黄瓜
作为一家全球化的产业集团,传化从2000年就开始投身高科技农业,“谢径安·传化农创村”是传化集团把“乡村社会事业”和“乡村产业”两大核心议题融合在一起,探索都市圈近郊的乡村振兴路径的试点,现在已成为新时代浙江深化“千万工程”的示范案例。截至2024年10月末,“谢径安·传化农创村“已直接带动村农增收1370万元,直接带动村民就业超327人,公益活动惠及当地群众14800人次。
参观过程中,让大家印象深刻的不仅是科技和农业的结合,还有乡村的创新治理模式。植物科学中心对面一排排的大棚门头上,挂着一个个农户的名字,这些是“传化共富乡村”支持的对象,让村民自造血,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传化慈善基金会在“谢径安·传化农创村”建设之初即共同参与规划,秘书长王飞介绍,基金会引入公益理念、公益资金、志愿力量等资源,以“传化共富乡村”公益项目资助和培育村级基金会,围绕乡村公益社团孵化、乡村文化挖掘、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提升、乡村人才培养等开展慈善公益事业,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图 传化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王飞分享中
这些乡村振兴的做法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增进福祉、促进可持续农业等不谋而合。传化慈善基金会的“传化·安心卫生室”项目还被纳入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7个国际组织的“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
|图 “谢径安·传化农创村”鸟瞰
全球的乡村发展方法,与杭州的案例不谋而合
杭州还有哪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杭商如何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世界范围内的乡村创新发展又有哪些形式?下午举行的乡村振兴主题交流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案例汇聚在了一起。
从谢径安传化农创中心往西北眺望,不远处的萧山义桥镇寺坞岭就是另一个乡村创新发展案例“江河荟·浙江翠”所在地,他们在前不久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上广受好评。万向信托慈善信托部高级信托经理胡翀霄介绍:“‘江河荟·浙江翠’融合了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宣传及自然教育于一体,不仅实实在在实验和修复生物多样性,更让公众参与和了解生态修复的意义。”
|图 “江河荟·浙江翠”寺坞岭自然地
来自马来西亚的Lennon Wee Song Ren和他的同学同样分享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案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马来西亚国宝马来貘和红毛猩猩等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婆罗洲保护信托基金等机构和动物栖息地社区合作,恢复了森林与河流自然环境,并雇佣当地人在项目中工作,成为了兼顾生物保护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项目。
在产业与农村发展的结合上,正泰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张莉花介绍了正泰集团在发展光伏产业过程中结合沙光、渔光、牧光、林光、农光等多种类型的“光伏+”项目。正泰参与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项目之一的埃及本班太阳能公园的建设后,现在被印制在当地钱币上,成为了埃及的“国家名片”。
|图 正泰埃及本班太阳能公园
在杭商企业优势和乡村特色结合上,华立集团在杭州径山村和建德市大洋镇柳村的实践也是代表案例,华立集团党委办主任李晓夏讲述了将企业资金、产业帮扶、技术、人才引进等方式与乡村发展有机结合的过程。
因地制宜,帮助乡村发展,是许多优秀案例的共同特点。来自墨西哥的Osmara Janeth和Jorge Arturo介绍了在墨西哥一处火山岩丰富的地区,建立果蔬生产基地,以及帮助盛产咖啡的乡村创立本土品牌发展等案例。
|图 马来西亚留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案例、思考和行动汇聚在一起交流,这本身就是国际交流的体现。”BRLC秘书处印加荣在活动后感慨。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亚太区框架内共同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BRLC)不断推动组织开展诸多培训、研讨会、论坛、考察学习等活动,成为世界各地沟通交流的平台。
|图 BRLC秘书处印加荣进行活动总结
“串联丝路 携手杭行”系列主题交流活动还将持续举办,在乡村振兴、企业出海等主题之外,将继续推动更多形式、更多内容的交流活动,促进杭州与世界的深度链接。
望着面前成排连片的大棚,来自哈萨克斯坦的Mishina Olga睁大眼睛感慨:“我的父母也种蔬菜,但是这里和我家的农田太不一样了!”提起手中刚刚摘下的一袋新鲜黄瓜,里面有从没见过的品种,她没想到在杭州还有这样一个“神奇”的乡村,企业以不同的方式创造农业的价值。
11月11日,由“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BRLC)主办的“串联丝路 携手杭行”乡村振兴主题研学走访在“谢径安·传化农创村”举行,活动邀请了30多位对乡村振兴感兴趣的商业和公益领域代表及浙江工商大学留学生们,参观传化农创村的植物科学中心、数字种苗工厂、共富大棚及传化乡创中心等,并开展主题分享,了解浙江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方法,交流世界各地的乡村创新发展模式。
|图 留学生参观传化数字种苗工厂
“什么是乡村振兴?”对于刚来中国不久的留学生们来说,这是个有点复杂的问题。来自“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BRLC)秘书处的印加荣解释:“简单来理解,乡村振兴可以理解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振兴和社会振兴。”在“谢径安·传化农创村”的参观过程中,所有人都看到了乡村振兴的不同侧面。
中国的乡村振兴,也是时髦的全球概念
从西湖附近驱车1小时,就能到达“谢径安·传化农创村”,这里由径游村、谢家村、安山村组成,青山绿树掩映下,农田、大棚和实验室错落铺陈在大地上。
|图 留学生在共富大棚采摘黄瓜
作为一家全球化的产业集团,传化从2000年就开始投身高科技农业,“谢径安·传化农创村”是传化集团把“乡村社会事业”和“乡村产业”两大核心议题融合在一起,探索都市圈近郊的乡村振兴路径的试点,现在已成为新时代浙江深化“千万工程”的示范案例。截至2024年10月末,“谢径安·传化农创村“已直接带动村农增收1370万元,直接带动村民就业超327人,公益活动惠及当地群众14800人次。
参观过程中,让大家印象深刻的不仅是科技和农业的结合,还有乡村的创新治理模式。植物科学中心对面一排排的大棚门头上,挂着一个个农户的名字,这些是“传化共富乡村”支持的对象,让村民自造血,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传化慈善基金会在“谢径安·传化农创村”建设之初即共同参与规划,秘书长王飞介绍,基金会引入公益理念、公益资金、志愿力量等资源,以“传化共富乡村”公益项目资助和培育村级基金会,围绕乡村公益社团孵化、乡村文化挖掘、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提升、乡村人才培养等开展慈善公益事业,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图 传化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王飞分享中
这些乡村振兴的做法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增进福祉、促进可持续农业等不谋而合。传化慈善基金会的“传化·安心卫生室”项目还被纳入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7个国际组织的“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
|图 “谢径安·传化农创村”鸟瞰
全球的乡村发展方法,与杭州的案例不谋而合
杭州还有哪些乡村振兴优秀案例?杭商如何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世界范围内的乡村创新发展又有哪些形式?下午举行的乡村振兴主题交流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案例汇聚在了一起。
从谢径安传化农创中心往西北眺望,不远处的萧山义桥镇寺坞岭就是另一个乡村创新发展案例“江河荟·浙江翠”所在地,他们在前不久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上广受好评。万向信托慈善信托部高级信托经理胡翀霄介绍:“‘江河荟·浙江翠’融合了生态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宣传及自然教育于一体,不仅实实在在实验和修复生物多样性,更让公众参与和了解生态修复的意义。”
|图 “江河荟·浙江翠”寺坞岭自然地
来自马来西亚的Lennon Wee Song Ren和他的同学同样分享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案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马来西亚国宝马来貘和红毛猩猩等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婆罗洲保护信托基金等机构和动物栖息地社区合作,恢复了森林与河流自然环境,并雇佣当地人在项目中工作,成为了兼顾生物保护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项目。
在产业与农村发展的结合上,正泰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张莉花介绍了正泰集团在发展光伏产业过程中结合沙光、渔光、牧光、林光、农光等多种类型的“光伏+”项目。正泰参与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项目之一的埃及本班太阳能公园的建设后,现在被印制在当地钱币上,成为了埃及的“国家名片”。
|图 正泰埃及本班太阳能公园
在杭商企业优势和乡村特色结合上,华立集团在杭州径山村和建德市大洋镇柳村的实践也是代表案例,华立集团党委办主任李晓夏讲述了将企业资金、产业帮扶、技术、人才引进等方式与乡村发展有机结合的过程。
因地制宜,帮助乡村发展,是许多优秀案例的共同特点。来自墨西哥的Osmara Janeth和Jorge Arturo介绍了在墨西哥一处火山岩丰富的地区,建立果蔬生产基地,以及帮助盛产咖啡的乡村创立本土品牌发展等案例。
|图 马来西亚留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案例、思考和行动汇聚在一起交流,这本身就是国际交流的体现。”BRLC秘书处印加荣在活动后感慨。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在“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亚太区框架内共同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地方合作委员会(BRLC)不断推动组织开展诸多培训、研讨会、论坛、考察学习等活动,成为世界各地沟通交流的平台。
|图 BRLC秘书处印加荣进行活动总结
“串联丝路 携手杭行”系列主题交流活动还将持续举办,在乡村振兴、企业出海等主题之外,将继续推动更多形式、更多内容的交流活动,促进杭州与世界的深度链接。